中心简介
师资人员
人员配置
实验实习课程
环境监测(含实验)
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微生物(含实验)
环境工程实验一
环境工程实验二
物理性污染控制(含实验)
环境化学野外实习
中心新闻
活动报道-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
活动报道-实验教学中心第二次全体会议
活动报道-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10月份例会
活动报道-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11月份例会
活动报道-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顺利完成
活动报道-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12月份例会
中心简介
中心介绍
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心是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的一部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环境生态教学实验中心于2004年成立,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实验和实习教学课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同时面向校内外环境方向本科生开放综合设计实验,是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为一体的教学研究中心实体。教学实验中心所属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为本科生实验教学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统筹实验/实习教学的计划,安排教学的具体实施,把教员从繁琐的实验/实习教学准备中解放出来,也便于整合教学资源,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设施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开设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一、环境工程实验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环境化学野外实习等总计7门实验实习课程,登记使用面积约385平方米。拥有设备资产约227台/套,价值约¥474万元。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固定编制人员8人,其中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7人,兼职任课教师10余人。年接纳学生123人次,年开课总人时数约1.1万/年。
实验教学中心紧密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要求,以“环境认知—专业实践—管理实习”为主线,体现基本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依据环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规律,配合相应的知识性专业实验课程学习,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环境综合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努力建立一套有机的环境专业实验和实习的教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规范,建立教学实验室、实习基地与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与示范研究平台。
返回
师资人员
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人员配置方案
为确保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实验实习课程计划、统筹管理教学实验设备、建设实验实习课程服务平台,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人员配置如下:
姓名 | 职务 | 职称 | 职位类型 | 工作内容 |
刘兆荣 | 主任 | 副教授 | 专职 | 管理中心全面工作,实验和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中心任务的分解和监督执行 |
刘永 | 副主任 | 研究员 | 兼职 | 参与实验和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协调环管系与中心联系,协助环境管理实习的组织和联络 |
叶正芳 | 副主任 | 副教授 | 兼职 | 参与实验和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协调环工系与中心联系,协助环境认知实习的组织和联络 |
谢曙光 | 副主任 | 副教授 | 兼职 | 参与实验和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协调环科系与中心联系,协助环境过程实习的组织和联络 |
许伟光 | 仪器技术 | 工程师 | 兼职 | 5万以上大型分析仪器的运行和维护 |
吴宇声 | 仪器技术 | 助理 工程师 | 兼职 | 5万以上大气化学监测仪器的运行和维护 |
陈倩 | 仪器技术 | 工程师 | 兼职 | 环工教学设备仪器的运行和维护 |
梁宝生 | 化学技术 | 讲师 | 兼职 | 5万以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化学试剂和溶液、气体钢瓶的管理和服务 |
实验中心主任负责组织、安排中心人员的工作,并统计具体工作量,供学院评估教学使用。
返回
实验实习课程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监测 |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课程编号:12732040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3/48 | 学 分:3 |
任课教师:胡敏 谢曙光 |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
先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minhu@pku.edu.cn; 电 话:62759880
辅导、答疑时间:课后、考试周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课程定位:本课程针对环境介质和环境污染问题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讲授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方法、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课程特色:突出环境监测的特点(采样、布点、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等),注重基础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并重,密切结合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对监测的需求,兼顾常规监测方法和现代监测技术中新仪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
希望学生学习后对环境监测中涉及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有所了解,理解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和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具备开展常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能探讨性地开展环境监测科研工作。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本课程针对环境介质和环境污染问题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讲授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方法、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
1. 绪论: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和分类、环境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
2. 水体污染监测:水体污染与监测、水体监测方案的制定、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预处理、水环境主要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
3.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膜法测定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
颗粒物物理化学光学特性的在线观测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与超级站
综合观测实验
大气污染源监测
酸雨监测
室内空气监测
4. 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5. 物理污染监测:噪声监测、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监测
6. 应急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类型与特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7.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8. 参观学习:大气环境监测和水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等
9. 大气环境监测实践:利用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开展为期10天的北京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在硕士、博士生助教指导下分组监测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物理化学特性,完成监测报告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环境标准,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理论与技术问题;
2. 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
3. 掌握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 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5. 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6. 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7. 为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序号 | 课 程 内 容 | 学 时 数 |
合计 | 讲授 | 实践 | 参观 |
1 | 绪论 | 环境监测 | 2 | 2 |
|
|
环境标准 |
2 | 水体监测 | 水体污染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 8 | 6 |
| 2 |
水体监测方案的制定 |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
水样的预处理 |
水环境主要污染物的理化检测 |
| 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
|
|
|
|
3 | 大气环境监测 | 大气污染 | 28 | 16 | 10 | 2 |
大气污染物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
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
膜法测定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 |
颗粒物物理化学光学特性的在线观测 |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与超级站 |
综合观测实验 |
大气污染源监测 |
酸雨监测 |
室内空气监测 |
4 |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 | 3 |
|
|
实例分析 |
5 | 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 | 土壤污染监测 | 3 | 3 |
|
|
固体废物监测 |
6 | 物理污染监测 | 噪声监测 | 2 | 2 |
|
|
辐射与放射污染监测 |
7 | 应急监测 |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类型与特征 | 2 | 2 |
|
|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
总 计 | 48 | 34 | 10 | 4 |
五、教学方式
以教师教授为主,并辅以大气环境监测实践、参观/观摩和学生分组讨论。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1. 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四版)
2. 陈玲,赵建夫,仇雁翎,夏四清,环境监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李广超编著,环境监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 陈玲、郜洪文等编,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王英健、杨永红主编,环境监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孙成主编,环境监测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江桂斌等编著,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李广超编著,环境监测实习.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9. 聂麦茜主编,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0. 吴忠标主编,环境监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1. 张俊秀主编,环境监测.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2. 仇雁翎, 陈玲, 赵建夫编著,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3. Clair N.Sawyer 等编著,Chemistry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fifth edition,McGraw Hill, 2004).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 Janick F Artiola, Ian L Pepper, Mark L Brusseau 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Amsterdam ; Boston :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4
15. G. Bruce Wiersma 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oca Raton:FL CRC Press, 2004
16. Frank R Burd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andbook,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2
17. Hinds W. C., Aerosol Technology: properties, behavior, and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particle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1999
18. Willeke, K., Baron, P. A., Aerosol Measurement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USA, 1993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和2个分组报告(每5人一组),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能力及综合能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为:
平时成绩(10分):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以分组报告的形式考核,分组报告1 :世界各地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进展,口头报告10分钟,并提交参考文献和资料。
大气监测实践(30分):分组一周观测实践。以分组报告的形式考核,分组报告2:大气环境监测实践结果分析。按分组15分钟口头报告,5分钟提问和讨论,并提交观测报告,数据和参考文献。
考试成绩(60分):包括课堂知识掌握情况(60%),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0%),综合运用能力(20%)。其中大气部分60%,35分。水和土壤、固废部分40%,25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2733020 授课对象:理科院系学生
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周学时/总学时:6/96 学 分:3
任课教师:刘兆荣,谢曙光,梁宝生 开课学期:春季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zrliu@pku.edu.cn; 电话:62758784
辅导、答疑时间:不限定时间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的概念和实验手段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环境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变化过程的检测、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作为踏入环境化学研究领域的入门课程,适合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各层次的学生和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参与学习。
本课程与环境化学理论课的讲述相配合,提供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实际例子。本课程中设计的实验,不是简单的化学物质分析,而是体现完整的研究思路。或者是对某污染类型的研究,包括现场采样、样品处理、试样分析、结果处理和计算等一套完整的过程,或者是对某污染物变化过程的实际监测、模拟分析。实验设计充分体现对环境污染变化过程的理解。
本课程周时数为6,考虑到同学的上课时间,实际上课13:00-18:00,综合实验不限定具体时间。
前期主要是基本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学习,以及基本实验性研究技能学习,约4-8周;后期为综合实验,同学根据燕园及周边环境情况设计,完成时间约6-12周。实验分组进行,每组2-4人;前期实验在教员指导下进行,综合实验教员主要负责协调。
前期实验,每次需要完成一份实验报告,由教员按照百分制评定成绩。 综合实验分组合作进行,各人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报告交电子版,在下次实验前送交;课程总成绩由前期实验报告成绩(总计50%)、综合实验报告成绩(50%)组成。
二、课程目标(包括学生所提高的技能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的概念和实验手段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环境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变化过程的检测、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和掌握环境化学领域常规研究的思路和技巧,熟悉和掌握水、土、气样品采集的方法和设备使用,熟悉和掌握重金属、有机物、阴阳离子等重要物质类型的分析方法和设备使用,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与环境化学理论课的讲述相配合,提供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实际例子。本课程中设计的实验,不是简单的化学物质分析,而是体现完整的研究思路。或者是对某污染类型的研究,包括现场采样、样品处理、试样分析、结果处理和计算等一套完整的过程,或者是对某污染物变化过程的实际监测、模拟分析。实验设计充分体现对环境污染变化过程的理解。
本课程周时数为6,考虑到同学的上课时间,实际上课13:00-19:00,综合实验不限定具体时间。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为实验考查类科目,通过教员讲述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全过程,包括外场采样、实验室样品处理、上机分析、数据总结和处理。
前期主要是基本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学习,以及基本实验性研究技能学习,约4-8周;后期为综合实验,同学根据燕园及周边环境情况设计,完成时间约6-12周。实验分组进行,每组2-4人;前期实验在教员指导下进行,综合实验教员主要负责协调。
五、教学过程中IT工具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为实验考查,准备实验、数据分析、完成实验报告,都在电脑上进行,学生提交pdf版本的实验报告,通过e-mail传送给教员;要求学生通过电脑查询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设计实验的准备,综合设计实验的汇报需要准备PPT文件,按照小科研的方式进行总结。
六、教材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刘兆荣,谢曙光,梁宝生 等编写
七、参考书目
董德明,朱利中. 环境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孙成. 环境监测实验, 科学出版社,2003.
王正萍 周雯,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聂麦茜,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康春莉等,环境化学实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陈玲等,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李绍英,环境污染与监测,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5
GB/T 18204.18-2000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4582-1993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八、教学辅助材料,如CD、录影等
网上相关资料
ftp://162.105.149.18/urban:urban
九、课程学习要求及课堂纪律规范
实验课程要求:
准备合适大小的硬皮本作为实验记录本,同时也作为实验预习报告和最终报告记录(具体要求由各实验教员掌握);
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充分思考实验习题;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研究方法、体会研究思路。
实验报告数据充分,分析合理,提交版本再无更改。
实验室要求:
实验课前要预习,有准备地参加实验;
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实验教员的指导下参与实验的准备、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实验教员的指导下使用实验仪器,特别是大型仪器,听从教员的要求;
注意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室不得随意乱跑、乱动,按照实验教员要求完成工作。
十、学生成绩评定办法(需详细说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前期实验,每次需要完成一份实验报告,由教员按照百分制评定成绩。 综合实验分组合作进行,各人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报告交电子版,在下次实验前送交;课程总成绩由前期实验报告成绩(总计50%)、综合实验报告成绩(50%)组成。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微生物学 |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课程编号:12733040-0006164459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3/54 | 学 分:3 |
任课教师:黄艺 | 开课学期:秋季 |
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学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yhuang@pku.edu.cn; 电 话:62757867
辅导、答疑时间:期中和期末各一次集中辅导和答疑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微生物在环境生态中的地位与影响,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以及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l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胞结构,各类微生物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微生物的特殊形态结构和病毒;熟悉与环境工程有关的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真核微生物等几大类生物特征;
l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营养结构与营养类型,代谢与呼吸作用,环境温度、溶解氧、有毒有害物质、辐射等对微生物的影响;掌握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工程在环境中的应用。
l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理解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熟悉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及检测技术;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l 了解主要污染物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掌握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土壤污染的作用机理;
l 通过实验课,掌握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方法和菌种筛选技术;掌握环境功能菌的特性检测方法。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掌握微生物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生长特点、遗传特征、生态习性;并通过实验室观察获取辨识和区分微生物大类的知识;
(2)掌握微生物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物地球化学进化中的影响,了解其在污染环境净化中的作用;
(3)通过实验课,熟练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不同接种方法和不同菌种筛选的培养基配置原理和方法。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微生物与环境(绪论)(第1周)
介绍微生物学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微生物学的目的意义和前沿;微生物课程介绍
第二章:微生物的起源和主要类群 (第2-3周)
第一节 微生物类群和生物三域
第二节 细菌
第三节 真菌
第四节 古生菌
第五节 藻类和原生动物
第六节 非细胞微生物
第三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理 (第4周)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
第四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5周)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第三节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态 (第6-7周)
第一节 土壤中的微生物
第二节 水体中的微生物
第三节 大气中的微生物
第四节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六章: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8周)
第一节 微生物与碳循环
第二节 微生物与氮循环
第七章: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第9周)
第一节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第二节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化
第八章: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净化原理与修复技术 (第10-11周)
第一节 水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二节 大气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三节 固体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九章: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利用 (第12周)
第一节 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类型
第二节 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原理
第三节 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利用
第十章: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第13周)
第一节 药品毒性检验的微生物方法
第二节 环境毒理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微生物学试验:第14-18周;每周一个实验,具体计划如下:
实验顺序 | 实验名称 | 实验主要内容 | 仪器设备 |
实验一 |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 1-1 培养基的配制 1-2 加压蒸汽灭菌法 1-3 干热灭菌法 |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锅 烘箱 |
实验二 | 污染环境中有效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检测 | 2-1 从污染环境中(污染土壤/污水)取样的方法 2-2微生物的平板划线法 2-3稀释涂布分离法 2-4微生物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斜面接种法/微生物的液体接种法 |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锅 恒温培养箱 摇床 自动移液抢(3支,1ml) |
实验三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环境微生物类群个体形态观察 | 3-1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3-2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个体形态观察 | 光学显微镜 |
实验四 | 微生物生长测定 | 4-1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4-2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4-3 微生物OD值计数法 | 光学显微镜 UV分光光度仪 |
实验五 |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 5-1 土壤中嗜油菌对烃类物质的降解:测定实验二中选择出的优势菌株,对柴油中19-23C的降解量和降解成份 |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锅 恒温培养箱 摇床 GC-MAS |
五、教学方式
13/18周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5/18周实验,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完成计划的实验。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环境微生物学-导读篇》(美)迈尔等编著,刘和和陈坚导读;科学出版社 2011(原文)
《环境微生物学》王家玲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环境微生物实验技术》王家玲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现代微生物生态学》 池振明等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10%的平时成绩:一篇期中课程总结
40%实验成绩-2份实验报告
5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实验(一) |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Ⅰ) |
课程编号:12734050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3/54 | 学 分:1.5 |
任课教师:赵华章,叶正芳 | 开课学期:春季(三年级下学期) |
先修课程:水处理工程(上、下)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zhaohuazhang@pku.edu.cn; 电 话:62754292-815
辅导、答疑时间: 周三晚7:00-9:00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环境工程实验(一)”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在“环境工程实验(一)”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处理单元或工艺进行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水处理单元或工艺模拟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l 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方法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掌握主要污染物控制实验的基本操作;
(3)了解主要污染物控制最佳条件的优化方法;
(4) 了解污染物控制的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混凝实验
高岭土混凝实验(用磁力搅拌和六联搅拌机)(6学时)
实验二 活性炭处理废水实验
静态和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6学时)
实验三 气浮实验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6学时)
实验四 臭氧脱色实验
现场制备臭氧并用于染料废水处理 (6学时)
实验五 BAF曝气生物滤池实验
BAF装置处理废水参数控制与优化 (6学时)
实验六 SBR污水处理实验
SBR装置处理污水参数控制与优化 (6学时)
实验七 UASB厌氧微生物废水处理实验
厌氧微生物废水处理工艺参数控制与优化 (6学时)
实验八 A2/O法处理废水过程中脱氮实验
分析组合工艺处理废水过程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和总氮的变化,分析组合工艺除氮的机理(6学时)
实验总结,报告反馈及成绩评定 (6学时)
五、教学方式
以老师讲解,学生实验为主。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l 全燮,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教材,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l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l 顾夏声等,《水处理工程》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5
l 张自杰,《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之《水污染控制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百分制,分数构成为:
实验过程 60%
实验报告 40%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实验二 |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Ⅱ |
课程编号:12734060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3/48 | 学 分:1 |
任课教师:籍国东、刘阳生、晏明全 | 开课学期:秋季 |
先修课程: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jiguodong@pku.edu.cn; 电 话:13691486986
辅导、答疑时间: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环境工程实验(二)是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污染生态学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门课程的实验课。重点讲授污染生态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设计方法及案例。重点掌握人工湿地、生物快滤池、异位淋洗修复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污水人工湿地和生物快滤池处理过程实验;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过程实验;掌握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饮用水预处理保障技术实验。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l 人工湿地、生物快滤池、异位修复工程原理及其运行技术方法;
l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原理及其运行控制技术方法;
l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原理及运行控制技术方法。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掌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具备设计调试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的技能,培养学生评价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能的能力。
(2)掌握生物快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具备设计调试生物快滤池水处理系统的技能,培养学生评价生物快滤池污水处理效能的能力。
(3)掌握异位淋洗技术方法,具备设计调试异位淋洗反应器修复污染土壤的技能,培养学生评价异位淋洗修复土壤效能的能力。
(4)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法,获取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参数,培养学生评价不同运行条件下固体废弃物处理效能的能力。
(5)掌握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了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原理,掌握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评价不同运行条件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能的能力。
(6)掌握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方法,了解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原理,掌握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评价不同运行条件下物理化学预处理效能的能力。
(7)掌握污染水源生物预处理技术方法,了解饮用水水源生物预处理技术原理,掌握饮用水水源生物预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评价不同运行条件下生物预处理效能的能力。
(8)具备独立完成污染生态工程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环境工程实验(二)重点掌握人工湿地、生物快滤池、异位淋洗修复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污水人工湿地和生物快滤池处理过程实验;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过程实验;掌握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及其装置操作方法,开展饮用水预处理保障技术实验。
实验一: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实验,了解水平潜流、垂直流或潮汐流人工污水处理技术原理,掌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人工湿地不同功能区水质净化效果,考察人工湿地不同运行条件下COD、氨氮、TN和总磷的演化趋势,评价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能。(7学时)
实验二:污水生物快滤池处理实验,了解生物快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原理,掌握生物快滤池污水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生物快滤池不同功能区水质净化效果,考察人工湿地不同运行条件下COD、氨氮、TN和总磷的演化趋势,评价生物快滤池污水处理效能。(7学时)
实验三:异位淋洗修复污染土壤实验,了解异位淋洗技术原理,掌握异位淋洗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异位淋洗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污染物随淋洗过程的演化趋势。(6学时)
实验四: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原理,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参数,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固体废弃物处理效能。(7学时)
实验五: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了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原理,掌握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固体资源化处理过程参数,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的性能。(7学时)
实验六: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实验,了解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原理,掌握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饮用水水源物理化学预处理过程参数,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预处理效能。(7学时)
实验七:污染水源生物预处理实验,了解饮用水水源生物预处理技术原理,掌握饮用水水源生物预处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测试饮用水水源生物预处理过程参数,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预处理效能。(7学时)
五、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实验室讲授、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认识实验和工程实验相结合。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无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平时实验设计成绩15%。
平时实验操作成绩15%。
平时实验报告成绩70%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物理性污染控制 | 英文名称: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
课程编号: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36 | 学 分:2 |
任课教师:童美萍 | 开课学期:春季 |
先修课程: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tongmeiping@pku.edu.cn; 电 话:62756491
辅导、答疑时间: 每周二、周五下午3:00-5:00.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物理性污染控制》是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大三本科生的主要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讲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环境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的基本理论知识,物理性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与影响;以及各种环境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评价并初步具有解决城市物理性污染防治和处置的基本知识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深入研究及解决物理性污染问题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l 噪声形成、度量、测量、评价、标准及其控制手段等
l 振动污染形成、度量、测量、评价及其控制手段等
l 放射性污染形成过程、来源、控制及防护措施等
l 电磁辐射的形成、测量方法、来源、控制及防护措施等
l 热污染过程与效应及其控制手段等
l 光污染来源、评价标准、控制及防护措施等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掌握噪声的形成机理,度量的物理量,结合噪声的现场监测、参观声学实验室,了解测量及评价方法, 明确噪声的来源、控制标准及其手段;
(2)掌握振动(包括地震)的形成机理、环境效益,评价标准,测量及其控制技术;
(3)了解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及其光污染的形成过程、来源、控制及防护措施等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第1周
1.1 环境物理性污染的总概述
1.2 环境物理性污染的特点
1.3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2-10周
2.1 环境噪声污染概述
2.1.1 来源与分类
2.1.2 危害
2.2 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声学基础
2.2.1 声波的产生
2.2.2 声波的叠加
2.2.3 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
2.2.4 声级
2.2.5 声源的辐射
2.3 噪声的度量、评价和控制标准
2.3.1 表示噪声的物理量
2.3.1 噪声的评价
2.3.2 噪声的控制标准
2.4 噪声的测量
2.4.1 测量仪器
2.4.2 声强及声功率测量
2.4.3 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2.4.4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
2.5 城市噪声源分析与预测
2.5.1 噪声源及其种类
2.5.2 城市环境噪声源及预测模式
2.5.3 工业噪声源
2.6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6.1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6.2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2.6.3 噪声预测
2.7 噪声控制技术
2.7.1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2.7.2 吸声技术
2.7.3 隔声技术
2.7.4 消声技术
2.7.5 个体防护技术
2.7.6 环境工程常用设备噪声控制
第三章 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第10-11周
3.1 环境振动污染概述
3.2 环境振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3 环境振动评价标准
3.4 环境振动测量技术
3.5 环境振动污染控制技术
第四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第12周
4.1 放射性污染定义
4.2 放射性污染来源
4.3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及防护措施
期中考试…………………………………………………………………………… 第13周
期中考试
第五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第14周
5.1 电磁波基础及天线基础
5.2 常用测量天线及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
5.3 射频电磁场及工频电磁场的测量
5.4 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
5.5 电磁辐射的污染和危害
5.6 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5.7 环境电磁场的预测、静电的危害及其防治
第六章 环境热污染及其防治…………………………………………………… 第15周
6.1 热污染的定义
6.2 热污染对大气的影响及其防治
6.3 热污染与臭氧层破坏
6.4 热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及其防治
第七章 环境光污染及其防治………………………………………………………第16周
7.1 环境光学与光污染
7.2 光度量
7.3 光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
7.4 光环境中的眩光、光污染的控制
第八章 物理性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前沿介绍……………………………第17周
介绍当前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领域的前沿问题
期末考试…………………………………………………………………………… 第18周
期末考试
五、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文献阅读、课堂讨论及分组报告、现场参观以及物理性污染的现场监测为辅。
课堂讲授 60%
文献阅读 5%
课堂讨论及报告 15%
现场参观 10%
现场监测 10%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百分制,分数构成为:
平时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 15%
平时作业 15%
期中考试 30%
期末考试 40%
返回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化学野外实习 |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ield Practice |
课程编号:12739020 | 授课对象:本科生 |
周学时/总学时:8/64 | 学 分:2 |
任课教师:梁宝生 | 开课学期:暑期 |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bsliang@pku.edu.cn ; 电 话:13501149171
辅导、答疑时间:
一、基本目的(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特色,希望学生学习后在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本课程与环境化学理论课的讲述相配合,通过综合性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进行环境化学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变化过程的检测、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分条写,要具体,基本知识点要符合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并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
l 本实习涵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化学分析,而是体现完整的研究思路;
l 通过综合性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进行环境化学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变化过程的检测、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l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分条写,要具体,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等)
(1)本课程以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塞罕坝实验站为实习基地。该实习基地具有较好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研究对象,方便开展广泛的监测、采样活动;学生在指导教员的带领下,通过充分的准备,然后亲身参与各项监测、采样、分析、处理工作,最终完成翔实、科学的实习报告;
(2)通过综合性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进行环境化学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产生、变化过程的检测、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3)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一、实习准备阶段(4学时)
包括学生分组、野外实习前的实验室准备、采样技术与仪器使用的讲解等;
二、基地实习阶段(40学时)
实习基地: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塞罕坝实验站
实验一 区域背景大气环境质量研究
实验二 塞罕坝地区主要树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天然源排放分类研究
实验三 塞罕坝地区环境空气中TVOC 和颗粒物的日变化研究
实验四 塞罕坝地区湖泊水质调查
实验五 塞罕坝地区湖泊沉积物污染状况调查
三、实验室分析、完成实习报告阶段(16学时)
四、实习总结阶段(4学时) :小组报告
五、教学方式
实习包括现场采样、野外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学生参与全部过程。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1 | 董德明,朱利中 | 环境化学实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
2 | 孙成 | 环境监测实验 | 科学出版社 | 2003 |
3 | 王正萍 周雯 | 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 |
4 | 聂麦茜 | 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3 |
5 | 康春莉等 | 环境化学实验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00 |
6 | 陈玲等 | 环境监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4 |
7 | 李绍英 | 环境污染与监测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1995 |
8 | 戴树桂 | 环境化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 |
9 | 陈怀满 | 环境土壤学 | 科学出版社 | 2005 |
10 | 刘兆荣等 | 环境化学教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3 |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针对所选择的设计实验,学生提交一份翔实、完整的实习报告(60%);小组报告(40%)。
返回
中心新闻
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2014年6月13日上午8:30-11:30,在老地301小会议室召开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刘永、谢曙光、叶正芳、许伟光、陈倩、梁宝生、刘兆荣、王奇老师等出席了会议,中心主任刘兆荣主持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确定任务分工、分配仪器设备管理权限等。
与会人员对所定议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认可了各自的任务分配。学院负责教学的领导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承诺对中心的工作将给以实质性的认可。与会人员还就实验教学中心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日常工作的开展方式、定期会议的举行方式等,并对课程建设、硬件建设及服务等提议进一步讨论。
会议确定了实验教学中心任务分工。刘永负责环境综合实习一的联络;谢曙光负责环境综合实习二的联络;叶正芳负责环境工程实验的联络;许伟光负责大型分析仪器的维护、管理、开放测试;吴宇声负责外场观测(大气)设备的维护、管理;陈倩负责环境工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开放测试;梁宝生负责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开放测试,并承担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试剂、溶液、气体的管理;刘兆荣总体协调和采样设备的管理。
会议就实验教学中心设备管理权限分配达成了一致,仪器设备管理权限具体分配到人,并确定接下来一周,各位仪器管理人员将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核查。
会议发言极其踊跃,与会人员就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很多议题进行了头脑风暴式讨论。会议中确定建立月度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会议制度,提前设定议题,通知开会人员,通报学院领导和教学委员会;时间初步定为每月中旬一次午餐会,或者根据需求安排,全院发公告。半年向学院汇报一次;讨论了实验教学中心经费来源及分配,争取经费使用高效、合理;建议召集实验课任课老师和相关课程老师讨论每一门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确定教学方案和实验教学中心的服务;建议召开实验教学中心现阶段建设以及新建大楼中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求讨论,实验室建设达到标准化、系列化的要求,希望实验室集中,统一进行管理,具体功能和安排集体讨论,争取扩大教学影响;建议召开实验课程教材的编写讨论;实验教学中心人员的工作量和贡献认定,希望学院对实验教学中心认可“有机构,有岗位,有平台,配人员,给经费”;开展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设。
会议最后确定,近期工作顺序为核查设备、必修实验课需求讨论、选修实验课需求讨论、新建大楼实验室建设需求。
教学主管院长王奇老师到会指导,表示学院对实验教学中心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大家的认真工作表示感谢;希望配合新一轮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的各项工作,并指出迫切需要研究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摸清家底与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探讨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认定与激励机制等问题。
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成功召开,为下一步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定下了基调。
返回
实验教学中心第二次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2014年8月27日下午14:00-15:30,在老地301小会议室召开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实验教学中心第二次全体会议。刘永、谢曙光、叶正芳、许伟光、陈倩、梁宝生、吴宇声、刘兆荣老师等出席了会议,中心主任刘兆荣主持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环境综合实习一的实施计划修改、仪器设备验收进展情况确认,教学实验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等。
讨论了刘兆荣编写的《环境综合实习一实施计划(讨论稿)》,建议修改原定线路十三“清洁生产”企业参观,增加工业“三废”处置以及工业过程中水回用设施的参观学习;初步审查通过逐日实习日程安排,对具体线路和基地设点建议与昆明地方协商再确定,建议实习基地选择时要考虑对一年级学生的主观影响,避免环保措施过于不力的单位,以免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建议不便在当地设立的基地,或者实习教学条件不足的领域,可以考虑在北京或其他地方补充建设;建议尽快落实基地建设可能性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便把前期准备工作铺垫更扎实,基地可以挂牌,基地负责人、现场辅导员可以给予聘书;建议实习课程对学生按照1学分计,任课教员按照各自承担1学分课程计;严格执行研究生作为助教参与课程教学制度;尽早确定组织和参与实习课程教员,以便更有效地、针对性地讨论实施方案;实习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和教员与当地学校、企业进行共建活动,如到中学交流、介绍学院和专业情况,到企业交流技术发展情况等;实习基地辅导员考虑适当给予一定的授课费,教员给予出差补贴。
仪器设备验收进展顺利,多数仪器管理人员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了核查,新到设备近日开箱装机。本学期开设实验课程《环境工程实验二》、《环境微生物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到位。
最后确定下次月会议题包括教学实验中心在新大楼的布局需求、环境综合实习二的实施计划、《环境监测实验》的实施计划。
会议进展顺利,讨论热烈,成果丰富,为下阶段教学实验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定下很好的基调。
返回
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10月份例会成功召开
2014年10月20日下午14:00-15:30,在老地119会议室召开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实验教学中心10月份例会。刘永、谢曙光、叶正芳、许伟光、陈倩、梁宝生、刘兆荣老师等出席了会议,中心主任刘兆荣主持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实验课程核对表修改建议、环境综合实习的方案修改、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工作建议等。
讨论了刘兆荣提出的《实验课程核对表》,确定核对表针对2014新教学方案中的实验课程进行统计,包括课程名称、独立开设与否、课程号、开课教员、开课学期、实验课程具体需求。实验课程具体需求包括实验名称、内容、试剂需求、设备需求、空间需求以及特殊的水电需求等。预计11月底之前完成课程核对,由此确定教学实验中心现有硬件和空间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对硬件和空间的要求。核对表将发送所有教员,请已经开设课程的和有意开设课程的老师都来关注实验教学。
针对环境综合实习一,计划选址昆明,主要针对水处理全过程进行参观实习,较为成熟,但是需要进一步深化设计,突出重要性、专业性、趣味性、挑战性。考虑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共建实习基地。设计备选方案,以多一个选择。请教学实验中心全体教员提出整体设想,共商要义。预计11月初完成方案设计。
在实验课程核对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计划,与新大楼建设配合。按照500m2的体量,结合实验课程方案,提出未来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方案。预计12月底完成方案设计。
会议进展顺利,讨论热烈,成果丰富。下阶段教学实验中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将齐心合力争创佳绩。
返回
教学实验中心2014年11月份例会成功召开
2014年11月18日下午14:00-16:00,在老地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教学实验中心11月份例会。谢曙光,叶正芳,陈倩,许伟光,梁宝生,刘兆荣,晏明全,藉国东,吴杰等出席了会议,中心主任刘兆荣主持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对已经反馈的实验课程核对表进行审核,并对教学实验中心的未来建设提出建议等。
审核了《环境工程实验一》、《环境工程实验二》、《环境微生物》(含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化学野外实习》的开课需求,讨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献选读》课中增设实验的申请。确定几点,通报各位实验任课教员:将对已经开设实验中的仪器使用情况进一步核实,确定设备状况;积极申请在条件适当时新增一批教学实验设备,以应对学生对实验实习课程的增长需求;适当调整部分实验项目的内容,以适应教学需要;继续核查其他尚未反馈的实验课程需求。经过广泛讨论,对增设实验的课程申请回复如下:开课阶段选课学生尚不具备环境实验基础,不足以开展实验;光催化在环境工程实验一、光解实验在环境化学实验中已经有涉及,建议在某实验课程中加入该内容;申请开设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程关联性不大,建议学生做实验方案设计即可;综合以上几点,教学实验中心暂不支持所申请新增设实验项目。
大家踊跃提议,根据实验课程需求的反馈内容,对未来教学实验中心的布局、运行等,提出了积极建设性意见:空间分布上仪器、化学操作分区布设,环境工程实验模拟装置空间固定,环境微生物和环境化学操作台可以部分共用,建立独立超净间,建立独立天平室,需要预备空间存放试剂、暂时不用的设备等,并对试剂使用严格管理,预留实验准备空间,建议聘任专职实验室技术人员,重点监管(试剂、设备)空间必须有监控设备,能联网最好。
会议热烈而有成效,教学实验中心全体将齐心合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返回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顺利完成
2014年11月27日下午14:00,在逸夫二楼3301机房会议室,开始进行环境与生态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
学校设备部综合办主任张媛老师介绍了验收组的五位专家、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领导成员以及与会老师们,之后由验收组组长原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教授主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陶澍院士介绍了2010年获得市级示范中心以来本中心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听取报告后,各位验收专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江源教授对实验中心如何管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建国教授对学生成绩与科研的挂钩、“拔尖人才”经费的管理使用等提出了质询,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副教务长方新贵教授、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建波教授也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工作提出了问题和建议。针对专家的提问,陶澍院士进行答辩,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王奇副院长、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副院长以及与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员协同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友好,成为交流教学经验的一场讨论。
专家提问和答辩后,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管理、建设、设备与环境等情况,查阅相关支撑材料,最后进行集中评议。专家组对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表示认可,并提出了更多前瞻性建议。验收结果已经上报并公示,本次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城市与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实验教学中心合理支撑。为完成此次验收工作,双方都进行了大量组织和准备工作。在接到通知后,本院实验教学中心立即与各职能部门联动,准备各项资料和支撑材料,财务办公室谢兆琴老师提供了教学经费清单,科研秘书占子玉老师提供了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清单,学生工作办公室户国栋老师、刘沐轩老师提供了学生科研和社会活动项目清单、发表的论文等,本科生教务吴杰老师提供了实验课程清单,实验教学中心刘兆荣老师提供了实验项目清单、讲义等材料。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各项支撑材料的汇集,在随后的院务会得到院长朱彤教授的好评。院务会肯定了前期的准备,同时为验收的顺利进行提供全方位支持。教学主管副院长王奇老师组织召开验收预备会,重点实验室陆思华老师、环工系陈倩老师、院办季秀华老师大力携手,从安全、卫生、规范化等各方面预备实验室参观验收。
本次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前一段工作的成功,也是对下阶段继续开展教学改革的一个促进,相信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能在此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提升,取得更好的成绩。
示范中心专家验收答辩会现场
返回
教学实验中心2014年12月份例会成功召开
2014年12月15日下午14:00-15:30,在老地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beat365在线体育官方网站教学实验中心12月份例会。谢曙光,刘永,陈倩,许伟光,梁宝生,刘兆荣等出席,中心主任刘兆荣主持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绿色大楼中教学实验室的布局设计等。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院实验实习教学的长期发展以及在新建绿色大楼中如何布局以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出席,对刘兆荣提出的初步方案进行商讨。
对新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大家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集中在几点:实验室应该尽量集中,便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往来各功能区,也便于管理;需要考虑有废气排空的需求,包括有燃气的设备、有一定臭味释放的实验项目等,尽量安排在有风井的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需要使用大量污水,需要考虑污水如何引入,大量使用自来水如何设计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所属的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安放的位置,建议尽量在高层,考虑顶层或者建筑屋顶平台;从长远发展考虑,实验教学中心要配合学校和学院本科生教学拔尖人才计划的改革,预留支持本科生开展自主探索性创新实验计划、本科生研讨、本科生科研需要的空间。
根据前期对学院现有实验实习课程的统计和核对,特别是任课教员积极参与提出的课程建设方案,综合以上因素以及新建绿色大楼的空间格局,商议提出了教学实验室的布局计划建议(提交学院稿)。提交建议稿后,还将与大楼建设小组保持密切联系,实验教学中心全体积极参与学院的建设。
最后,会议确定下次的议题是2015年度计划、预算,并配合适当的预算实施、监督手段。
返回